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总署、金融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6个部门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工信部联通装﹝2023﹞144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为便于理解《工作方案》,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机械行业是为国民经济、国防军工和民生事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是支撑国家制造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是稳住工业经济大盘的“压舱石”,承担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工艺水平提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任务,涉及制造业、建筑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科研、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机械行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行业稳增长压力较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财政部等7个部门研究制定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多措并举、分业施策,着力稳住重点细分行业,促进机械行业稳定增长,支撑工业经济增长达到预期目标。《工作方案》主要聚焦机床工具、农业机械、工程机械、仪器仪表、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机械基础件、文化办公设备、食品包装机械、其他民用机械等11个细分行业,涉及国民经济7个大类,36个中类和108个小类。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工作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力求集聚行业、企业和地方三方合力,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强化系统思维、问题导向,多措并举、分业施策,优化供给、提振需求、稳定预期,着力稳住重点细分行业,推动机械行业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好坚实基础。
《工作方案》提出2023—2024年,机械行业运行保持平稳向好态势,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断增强。具体目标有:力争营业收入年均增速3%以上,到2024年达到8.1万亿;重点行业呈现规模稳中有升,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产业集群建设不断推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集群和10个左右千亿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三、主要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
《工作方案》提出坚持“两条主线”、做好“四个统筹”,强化“四个动力”,从供需两侧提出4方面16个重点任务和4方面保障措施。
(一)关于“两条主线”。在需求侧,以提升有效需求为主线,着力扩投资、促消费、稳出口,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充分激发机械装备需求潜力。在供给侧,以全面提升供给能力为主线,强化分业施策,全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有效需求,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二)关于“四个统筹”和“四个动力”。一是统筹做好扩投资、促消费、稳出口,提升有效需求,做稳做强机械行业稳增长牵引力。二是统筹做好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攻关、模式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充分释放新上或更新改造设备投资需求,做实做硬机械行业稳定增长的支撑力。三是统筹做好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创新优质装备供给,做优做精机械行业稳增长驱动力。四是统筹做好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培育新兴产业和新增长点,分业精准施策,激发工业母机等8个重点细分行业稳定增长活力。
(三)关于4方面16个重要任务
在持续扩大有效需求方面,针对机械行业是为其他行业提供技术装备,70%以上的需求来自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行业新上或更新改造设备投资,是稳出口主战场的特点,提出深挖国内市场潜能、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搭建高水平供需对接平台等4个重点任务。
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方面,提出加快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攻关、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索智能制造先行区建设等4个重点任务。
在提升高质量供给能力方面,提出稳定畅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推进装备数字化发展、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进重点区域协调发展等5个重点任务。
在分业精准施策方面,提出补链升链推动基础装备提质增效、固链强链巩固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建链延链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3个重点任务,推进工业母机、仪器仪表、农机装备、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工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机器人等8个重点细分行业稳增长。
(四)关于4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加大政策支持。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提高金融服务质效。二是加强标准供给。加强标准制修订,完善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标准体系,加快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标准研制。推动机械行业标准国际化。三是强化监测调度。利用“数字工信”等信息化平台加强装备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协调解决行业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加强组织实施。强化部门协同,推动建立央地联动和会商交流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鼓励地方立足实际,出台本地区稳增长针对性政策。发挥行业组织服务和支撑作用,搭建行业交流展示平台,强化供需对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