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技术、信息化 >>详细内容

中国制造2025样板规划定稿

来源:  国际金属加工网     时间:  2015-02-11 16:27
旨在推动中国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已经完成初稿,而作为中国制造2025”惟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的泉州已经完成泉州制造2025”
早报记者近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国工程院牵头制定的泉州方案已经正式制定完毕,其采取了“1+3”的报告结构,包括《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以及三项行动计划:《智能制造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升质量品牌专项行动计划》、《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制定泉州制造2025”的多位专家也参与了中国制造2025”的制定工作,两个规划多有相通之处。
泉州定位中国制造业
综合水平10
公开资料显示,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从2014年起开始着手制定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今后10年的发展勾画蓝图。
泉州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典型城市,被确定为中国制造2025”的延伸和地区性示范。受泉州市委、市政府委托,中国工程院牵头制定泉州制造2025”,作为泉州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
早报记者获悉,参加研究制定泉州制造2025”的专家包括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科院院士姚建年,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院士李培根,国家质检总局原工程师、国务院参事张纲等。整个项目组组长为李培根,成员包括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等。他们其中的多人也参与了中国制造2025”的制定。
值得注意的是,泉州方案在制定过程中,参考文献中就有《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报告》、中国制造2025(初稿)”等。
泉州制造2025”作为泉州市制造业发展的十年战略性规划,其目标确定为:到2025年,泉州将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品牌之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之城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典范,跻身中国制造业综合水平10强城市(不包括直辖市)之列。
为了这一目标,方案提出了产业共生、协同创新、智能制造、品牌拓展、服务增值五条发展思路。这是泉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也是泉州制造2025” “重大战略任务的主要内容。通过产业共生,加强各产业集群之间的关联,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产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协同创新和实施三大行动,重塑泉州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比如在《智能制造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中,就重点从产品数字化与智能化、设计过程数字化、制造过程数字化与智能化、生产管理过程信息化、制造装备数字化与智能化、定制式柔性制造车间/企业等六个方面规划智能制造发展的行动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泉州还提出建设泉州云制造平台。这个平台将融合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技术,以及云计算、物联网、信息服务等技术,将各类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虚拟化和服务化,将资金流、信息化、物流、服务流统一构成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池,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调整供应链,开展有客户参与设计的定制化生产。
知情人士还透露,泉州还将成立由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部门与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负责人为成员的泉州制造2025”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泉州制造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重点突破
航天装备8大产业
在国家层面,此前有消息称,目前初稿已经完成,还在工信部层面进行不断修改完善,估计今年上半年将完成程序正式公布。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院长徐洪海近日在由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主办的工业4.0与国企改革发展研讨会上表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这将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现目标的基础。
据悉,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是参与编制中国制造2025”的成员之一,并将通过参与智能制造示范工程来确定中国版工业4.0”的标准。例如,上天、入地、下海、高铁、输电、发电、国防等等,都显示出巨大的创新力量。徐洪海称。
早报记者获悉,包括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上汽集团等在内的多家国企已经开展下一阶段智能制造的研究。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相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该集团目前承担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有些已经陆续产生成果。例如,该集团旗下的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下,通过3年研发,就成功制造出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其氮氧化物污染可下降80%,以后,全球船东只要在大型低速柴油机上安装了这台排放系统,船舶就可以在世界任何港口进出。
发动机仅仅是一个方面,徐洪海还透露,中国制造2025”将以航天装备、通信装备、能源装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钢铁、石油炼制、家用电器等与国际先进水平较为接近的8大产业进行重点突破,并最终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流程管理数字化、企业信息网络化、智能制造云端化。
徐洪海还表示,中国制造2025”有别于工业4.0”,将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和制造业发展实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制造发展道路,其主线将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弱化5年时间限制,注重中长期规划,注重顶层设计。

模具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100元/本     联系电话:010-88356463 更多
首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工作 | 联系我们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主办唯一官方网站
中国北京海淀区首体南路20号国兴家园四号楼505,506室  邮编: 100044
电话:010-88356463  传真:0086-10-88356461
电子邮件:cdmia@cdmia.com.cn
网站:http://www.cdmia.com.cn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758号   京ICP备17039305号-1
版权所有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未经同意请勿转载